PL62006是一款高效、同步双向降压-升压充电器。它是一个全面而灵活的升降压充电器平台 样品订购
一、产品详情
1、产品特征:
- 
            充电管理,包括涓流充电、CC(恒流) 充电、CV(恒压) 充电和充电终止功能 
- 
            高达32V的宽范围输入和输出电压工作范围 
- 
            最多支持4个端口(C1 端口、C2 端口、B 端口、A 端口)插拔检测 
- 
            支持每个端口的过流、过压保护 
- 
            支持1节到6节电池充电管理 
- 
            支持4.2V和3.5V电池充电 
- 
            可编程开关频率150KHz和300KHz 
- 
            12位数模转换器,保证10mA/步的可编程电流限制 
- 
            12位数模转换器,保证 5mV步的可编程输出电压 
- 
            可编程线缆压降补偿 
- 
            集成N-沟道驱动器,最多可连接四个USB端口 
- 
            VMONP引脚上的电池电压、总线电压和所有端口电压感应 
- 
            VMONP引脚上的电池电流、总线电流和所有端口电流感应 
- 
            芯片上降压-升压控制器具有全面的保护功能 
- 
            当总线电压接近电池电压时,支持直通处理 
- 
            I²C接口可用于与MCU(单片机)通信 
- 
            芯片上LDO为MCU(单片机)供电 
- 
            封装:QFN5x5-40 
        
    
2、应用原理图:
        
    
3、产品描述
PL62006是一款高效、同步双向降压-升压充电器。它是一个全面而灵活的升降压充电器平台,专为大多数具有Type-C端口和PD协议的快速充电应用而设计。它可以编程为降压充电、升压充电或降压-升压充电。PL62006提供I²C接口与 MCU(单片机)通信,为电池和BUS(总线) 端子提供高压感应,为电池电流、BUS(总线) 电流和多达4个USB端口电流提供精确的电流感应。PL62006可与通用MCU(单片机)配合使用,为各种快速充电应用(如移动电源、电池组或便携式能量立方体等)提供完整、强大且灵活的升降压充电系统。
在充电模式下,它会提高或降低输入电压以有效地为电池充电。PL62006支持涓流充电、恒流 (CC) 充电和恒压 (CV) 充电管理。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可通过两个12位DAC转换器进行编程。
PL62006具有I²C接口,因此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充电/放电模式,并通过I²C对充电电流、充电电压、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限制进行编程。它还可监控多达4个USB端口的状态,并提供4个NMOS栅极驱动器以独立控制电源路径。用户还可以使用I²C来监控DC-DC的状态,甚至整个系统。
PL62006还提供VMONP引脚,MCU(单片机) 可以通过该引脚实时监控总线、电池电压、总线、电池电流和每个端口的电流。所有这些功能都简化了系统设计,并降低了任何充电系统的BOM成本。PL62006支持欠压保护、过压保护、过流保护、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,确保不同异常情况下的系统安全。
        
    
4、典型应用场景
- 
            移动电源 
- 
            电池组 
- 
           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
- 
            便携式设备 
- 
            通用快速充电设备 
- 
            智能USB插座 
        
    
5、封装信息
        
    
6、管脚定义和功能描述
管脚功能描述
| 序号 | 名称 | 描述 | 
|---|---|---|
| 0 | GND | 封装外露焊盘,内部电路接地 | 
| 1 | CSNBUS |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负输入。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器的一个端子。 | 
| 2 | CSPBUS |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正输入。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器的一个端子。 | 
| 3 | VGC | NMOS(N沟道场效应管)栅极驱动器,用于控制C1端口的外部NMOS | 
| 4 | VC | 用于感应C端口的电压。 | 
| 5 | VGB | NMOS(N沟道场效应管)栅极驱动器,用于控制B端口的外部NMOS | 
| 6 | VB | 用于感应 B 端口的电压。 | 
| 7 | VGC2 | NMOS(N沟道场效应管) 栅极驱动器,用于控制C2端口的外部NMOS | 
| 8 | VC2 | 用于感应 C2 端口的电压。 | 
| 9 | VGA1 | NMOS(N沟道场效应管) 栅极驱动器,用于控制A1端口的外部NMOS | 
| 10 | VA1 | 用于感应 A1 端口的电压。 | 
| 11 | VMONP | 用于检测总线/电池电压、总线/电池电流以及A/B/C1/C2端口截止MOS的电压降。将此引脚连接到MCU(单片机) | 
| 12 | SCLP | I²C 时钟线。使用上拉电阻器 (典型值为10kΩ) 连接。连接到MCU(单片机) | 
| 13 | SDAP | I²C 数据线。使用上拉电阻器(典型值为 10kΩ) 连接。连接到MCU(单片机) | 
| 14 | INTP | 用于中断信号的开漏输出。连接到MCU(单片机) | 
| 15 | RXOVER | 用于连接单片机多功能引脚[00:RXOVER 01: VRDAC2P05 10: CLK1MS 11:IFB_B] | 
| 16 | RXCR | 用于连接单片机多功能引脚[00:RXCRC 01: 0.9V 10: CLK_DIGT] | 
| 17 | IREF | 用于连接单片机多功能引脚[00:IREF 01: FB1 10: ADDSEL 11:IFB_A1] | 
| 18 | VP1P2 | 1.2V电源。 | 
| 19 | MCULDO | 单片机的3.3V电压输出 | 
| 20 | VDD | 内部5V线性稳压器输出。将1μF电容器从VDD引脚连接到GND,尽可能靠近IC。 | 
| 21 | EN | 使能引脚 | 
| 22 | VINALL | IC的电源。连接到带有低压肖特基二极管的电源轨。从该引脚到GND放置一个1μF电容器,尽可能靠近IC。 | 
| 23 | VREF | 电压控制回路的参考电压。 | 
| 24 | FB2I | 误差放大器输入。 | 
| 25 | COMP | 误差放大器输出和 PWM(脉宽调制) 比较器的输入将频率补偿组件连接到此引脚。 | 
| 26 | NC | 此引脚是浮动的,没有电气连接 | 
| 27 | NC | 此引脚是浮动的,没有电气连接 | 
| 28 | CSN1 |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负输入。连接到电池侧电流检测电阻器的一个端子。 | 
| 29 | CSP1 |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正输入。连接到电池侧电流检测电阻器的一个端子。 | 
| 30 | VBAT | 电池电压或输入电压。从该引脚到 GND 放置一个1μF电容器,尽可能靠近IC。 | 
| 31 | HG1 | 高侧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驱动器 | 
| 32 | BST1 | 在SW和BST之间连接一个0.1μF或更大的电容器,为高侧栅极驱动器供电。 | 
| 33 | SW1 | 将此引脚连接到电感的电压转换节点。 | 
| 34 | LG1 | 低侧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驱动器 | 
| 35 | VCC | 用于高压侧和低压侧驱动器的电源 | 
| 36 | LG2 | 开关MOS的低侧栅极驱动器 | 
| 37 | SW2 | 将此引脚连接到电感的电压转换节点。 | 
| 38 | BST2 | 在SW和BST之间连接一个0.1μF或更大的电容器,为高端栅极驱动器供电。 | 
| 39 | HG2 | 高侧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驱动器 | 
| 40 | VBUS | 充电器的电源节点。 | 
        
    
二、技术文档
| 类型 | 标题 | 上传时间 | 文档下载 | 
| 产品规格书(英文) | PL62006_Datasheet_EN_V1.0 | 2025/06/24 | PDF下载 | 
        
    
三、应用方案
| 序号 | 标题 | 
| 1 | 
        
   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
